[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科目]中国古代文学大学考研笔记


散文 2021-08-19 08:21:47 散文
[摘要]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笔记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秦诸子散文1 名词解释:《鲁论语》2 简答:《论语》的文学特点:a 《论语》是什么?(名词解释)简短语录,辞约义丰。b 有些语句、篇章

【www.gpsvo.com--散文】

  下面是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中国古代文学考研笔记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

  秦诸子散文

  1.名词解释:《鲁论语》

  2.简答:《论语》的文学特点:

  a.《论语》是什么?(名词解释)简短语录,辞约义丰。

  b.有些语句、篇章形象生动。能够通过人物的言谈举止表现其形象和性格。如子路的坦白直率、曾皙的潇洒不羁等。

  3.简答:《老子》的文学特色:

  a.《老子》是什么?

  b.形象化的说理。老子往往通过有形物来说明阐释无形理。如“道”“无”“德”“处柔”等抽象的概念。

  c.语句上的韵散结合。

  4.简答:《墨子》的文学特点:

  a.由小及大。连类取譬,逐层推理。如《非攻》上篇,反对侵凌性的不义战争,运用具体可感的事例,相互比喻,增加形象性。

  b.质朴无华,遣词造句的口语化。

  c.整体而言,《墨子》重理性轻感性,追求质实不讲文采,文学价值不大。

  5.简答:《孟子》的文学特色:

  a.雄辩(把握对方心理、设置机括,气势丰沛、是非鲜明,长篇大论、铺张恣肆)

  b.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说理。如“挟太山以超北海”“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五十步笑百步”“揠苗助长”等。

  c.“吾善养吾浩然之气”。

  6.名词解释/简答:《庄子》三言(重言、寓言、卮言)

  7.简答/论述:《庄子》的艺术特色

  a.异彩纷呈的故事情节

  b.奇幻诡谲的想象

  c.空灵飘忽的行文风格

  d.人物形象的出神刻画

  e.细腻逼真的描写

  f.谐趣和讥刺横生

  7.《荀子》、韩非子的说理文:

  a.《荀子》论题集中、逻辑严密、说理透辟、淋漓尽致:成熟的说理文形态。

  b.《荀子》长于比喻,少用寓言。

  c.《荀子·赋篇》对与汉赋的关系(p120)

  d.韩非的说理文明切犀利、冷峻峭拔、极善分析、条理严密,议论透彻。

  e.韩非子善于运用寓言。(采用历史故事,阐明道理,表达思想,较之《庄子》,显得单调。)

  8.论述:先秦说理散文/历史散文的发展。

  不仅要对作家作品及其文学特点有充分的了解,而且还要加以贯穿,使之呈现出发展的动态,也就是“史”,这样就可以看出文学观念的进步。简单来讲,先秦说理散文从萌芽到成熟、从语录体到论说体,其文学价值由低到高

  9.名词解释/论述:《诗》《骚》(承:人文精神的高扬与政治现实的关怀;变:表现手法、审美趣味。)、《庄》《骚》(代表的是先秦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

  10.先秦说理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思想的深邃,成为中国文学重要的源泉。

  b.确立后世说理文的体制。

  c.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

  d.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词汇成语、修辞手法、语言风格)

  十二、秦汉政论散文

  1.名词解释:《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组织门客集体编撰、思想成分驳杂、文章短小、说理平实、寓言故事)

  2.简答:分析李斯《谏逐客书》

  a.秦国因修建灌渠之事下令驱逐所有外来客卿,于是李斯上书。

  b.首先铺叙历史上客卿辅助秦国并使之强盛的事实,以表示客卿不曾有负于秦。

  c.其次叙述秦始皇看重异国异物,而轻视客卿的事实,论其重物轻人的事实。

  d.最后分析纳客与逐客的利弊。

  e.文章敷陈谐偶,颇具纵横家法,使重物、轻人形成对比,事理昭彰。

  3.简答:西汉初期散文的创作情况

  a.以与治国有关的政论为主,针对问题而发,行文平实明白;又受战国纵横文风影响。这一时期散文重要的作家有:贾谊、晁错。

  b.贾谊。(以浓厚的忧患意识指出藩国之忧、匈奴之患、政序紊乱、经济无序的问题,气盛而情浓;据实设论、理直气壮、深情恳切,如《治安策》“臣窃惟事势······”;气势犀利、情感激扬、切实晓畅,如《论积贮疏》;铺排渲染的纵横家风。)

  c.晁错。(切中肯綮,质实朴厚,擅长分析,提出可行的对策,如《论贵粟疏》;具有战国策士遗风,如《上书言兵事》论“得地形”。)

  d.枚乘《上书谏吴王》(体现文人而非政客之色彩);邹阳《狱中上梁王书》(纵横情浓)。

  4.简答:西汉中后期散文的创作情况

  a.这一时期散文呈现出言必称经,以阴阳灾异议论政事的新特点,代表作家有董仲舒及刘向。

  b.董仲舒是春秋《公羊》学派的大师,其作品主要有《春秋繁露》《天人三策》;行文逻辑严密、联类引证、雍容沉稳,无纵横气。

  c.刘向。(其奏疏结构严整、逻辑清晰,正论、反证、总结、落脚。其《战国策叙录》情感浓郁,气势纵横,文采出色。其《新序》《说苑》为代表作,逸闻琐事,承《左传》写人笔法,独立成为故事,寓教化训诫之意,类于志人小说,最具文学价值。)

  d.当然有与董、刘之不同的文风。(如司马迁《报任安书》、杨恽《报孙会宗书》抒写个人怀抱,以情感真挚胜。又如桓宽《盐铁论》(名词解释)以史为鉴,言切时事,对话文体,简洁犀利,质实平直,无纵横气,但个别章段情浓气盛。)

  5.简答:东汉散文的创作情况

  a.这一时期则是对西汉虚妄文风的指斥为主,展现出士人的怀疑与批判精神。

  b.桓谭《新论》:行文朴实无华,开抨击虚妄之先河,反映文风趋质之倾向。

  c.王充《论衡》:提出疾虚妄、反华伪、斥模拟、排晦涩的创作主张,并亲自实践,勇于忤俗逆流而昭彰事实,行文明白畅达,如《艺增篇》。

  d.王符《潜夫论》:切中时弊,明白畅达,铿锵简练,富于情感。

  e.仲长统《昌言》:文风较为质朴、论辩激烈;受老庄影响,写得潇洒美丽。

  f.少量抒写个人情感之文。如冯衍《与妇弟任武达书》、朱穆《崇厚论》《绝交论》。

  十三、两汉史传散文

  1.论述:《史记》的文学特色:

  a.精巧的剪裁与安排。(《左传》:文学性的剪裁与历史事件的故事情节化)

  互见法(名词解释):本人传记写主要性格与事件,侧面性格与事件置于别人传记之中,作用在于:形象完整,性格突出。太史公善于一传之中写人之复杂之性格,精心选材,详略得当,如对项羽性格的塑造。

  b.人物之间的对比衬托。(《左传》:刻画人物性格神形必现,有立体感)

  不同篇章、一篇之内、并列对比、正反对比,又以次要人物作为主要人物的衬托。

  c.在特定的环境和场面中凸显人物特点。(《左传》:生动的场面描写)

  紧张的场面营造激烈的矛盾冲突。如“荆轲刺秦王”。

  d.出色的细节描写与心理描写。(《左传》:传神的细节描写)

  以细节刻画人物,如作为庶人的李广杀霸陵尉之情节足见其负能使气之一面;以人物独白、他人言语披露人物心理。

  e.以个性化的语言表现人物性格。(《左传》: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

  项羽“彼可取而代也”与刘邦“大丈夫当如此也”。

  2.《史记》中的小说因素:

  a.闾巷之人的入传。体现其进步的历史观与开阔的视野。

  b.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不但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还揭示性格性格形成的原因。

  c.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

  d.神秘的传奇色彩。把传说故事写入人物传记。

  d.善于运用多种叙述方式与描写手法。善于写复杂事件、重大场面。

  3.论述:《史记》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a.史传文学的高峰。《史记》是我国第一部描写人物为中心的大规模作品,为后世文学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性。骈文出现以前“古文”所取得的最高成就。

  b.后世散文的楷模。中唐以后,唐(韩)宋(欧)古文运动兴起,唐宋八大家、明代归有光、清代桐城派。

  c.士人品格的典范。

  d.叙事文学的养料。写法、作为题材提供了丰富的人物原型、体裁、叙事方式。

  4.名词解释:“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5.简答:《汉书》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a.班固具有正统的儒家观念,不具有司马迁相对独立的学者立场,更不具有深刻的批判意识。

  b.人物:描写事实、记录言行,不入情感,却见形象。如对苏武气节的描写。

  c.风格:详细严密,工整凝练,排偶藻饰,崇古好雅,与《史记》形成对照。

  6.名词解释:《吴越春秋》《越绝书》(杂史类的历史散文,记载春秋末年五月争霸的历史,事实之外有离奇荒诞的故事,《吴越春秋》较胜,对后世叙事文学有一定的影响)

  十四、两汉辞赋

  1.名词解释:赋(特殊文体、非诗非文、但又是诗文综合体,源自于《诗》《骚》、先秦散文,最早见于荀子《赋篇》,说理比物连类、夸饰铺排,主客问答。一种以抒情为主:辞、骚;一种以状物为主:汉大赋;一种则是抒情小赋)

  2.简述:西汉初期辞赋

  a.贾谊:抒情述志、情感浓郁,又有幽愤后的豁达。如《吊屈原赋》《鵩鸟赋》;多直抒胸臆,议论多于形象。《旱云赋》善于写景状物,文采斐然。承精神,变质朴。

  b.严忌《哀时命》、淮南小山《招隐士》(为汉赋写作提供基础)

  c.枚乘:对辞赋发展做了开拓性贡献;《七发》开创大赋(一是铺叙描摹,夸饰渲染;失去情感;语言繁难华丽;主客问答。)

  3.论述:汉代大赋创作情况及文学特点

  a.司马相如:(名词解释:《天子游猎赋》,比拼文才,游戏文字,而不在抒情言志,存在着创作意图与客观效果的反差,讽刺意义薄弱)《子虚》《上林》,将大赋创作推向高峰。)(名词解释:《长门赋》)

  大赋对楚辞的新变表现如下:

  采用了问难体制,句式整齐排偶;

  丧失了真情实感;(刘熙载《艺概》:赋别于诗者:诗,辞情少而声情多;赋,声情少而辞情多。)

  空间、段落、句子、辞藻的极度排比;(一是片面使用排比;二是空间的排比发展到了极限。)

  直接单纯的铺叙描摹为主要表现手法。

  b.扬雄(名词解释:扬雄四赋《甘泉》《河东》《羽猎》《长杨》)

  扬雄对大赋的发展:

  拓展了大赋的题材领域;一是写祭祀,二是从京师写到外郡等。

  加强了“劝百讽一”的“劝”的色彩

  艺术上的变化有:篇幅缩短,描摹集中;“以美为讽”,含蓄委婉。

  但从根本上言,扬雄并未改变汉大赋铺张扬厉、劝百讽一的基本模式。

  4.简答:汉代纪行赋的发展情况

  a.纪行赋是什么?(是抒情赋的一种,主要记叙旅途,抒发感慨,源于刘歆《遂初赋》,东汉赋家时有创作)

  b.主要作家作品有:班彪《北征》、班昭《东征》、蔡邕《述行赋》。

  c.文学特点:先叙路上见闻,然后即景生情。艺术水平较高

  d.作用:开后世游记文学与山水诗的先河。

  5.名词解释/简答:“京都赋”创作情况及特点

  a.关于“都洛”“都雍”的争议,所以产生了“京都赋”。

  b.京都赋的开端是杜笃《论都赋》。

  c.成就最高、影响巨大的是班固的《两都赋》。(以东都宾与西都主人相互夸耀辩难来结构全篇;不再以园囿田猎、宫殿景观、山川物产之类,而重在铺叙京都观念;加强了讽喻劝谏,表达作者思想;但规模宏大、描摹夸饰难脱大赋影响。)

  d.张衡是赋史上承先启后的作家。《二京赋》还写都市生活,京都赋极致,汉大赋的绝响。

  e.其他赋家的京都作品。

  6.简答:论述东汉抒情小赋(述志赋)的兴起

  a.东汉抒情赋主要有纪行和述志赋(作家在社会动乱、宦海沉浮中用以宣寄情志的作品)两种,它的出现与当时的政治风气和社会风气有关,又反过来影响后者,使赋这种文体在抒情言志的道路上向前发展。

  b.代表作品:冯衍《显志赋》、班固《幽通赋》、张衡《思玄赋》《归田赋》、赵壹《刺世疾邪赋》《穷鸟赋》、祢衡《鹦鹉赋》

  c.形制短小、无夸饰堆砌;抒写情志怀抱、个性鲜明。

  十五、两汉诗歌

  1.名词解释:楚歌(《安世房中乐》、艺术表现简俗质直:遣词造句的直白,直叙直抒,实话实说,不甚追求艺术表现。)

  2.简答:两汉乐府民歌的思想内容

  a.倾诉生活艰难困顿和漂泊流荡的诗。如《东门行》《妇病行》

  b.反映人民厌倦战争的诗。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

  c.讥刺达官显贵的诗。描绘富人显贵奢侈,颇具漫画意味。《鸡鸣》

  d.抒写爱情、婚姻的民歌。如《江南》《上邪》《有所思》

  e.表达人生哲理的诗。如《长歌行》

  f.“感于哀乐,缘事而发”,是对《诗经》民歌创作精神的继承,但显得悲凉厚重。

  3.简答:两汉乐府民歌的艺术特色

  a.叙事增多,有情节,有人物形象。

  b.民歌抒情真挚浓郁,有直抒胸臆,也有善于比兴的。

  c.语言质朴浅白,富有表现力。变为杂言和五言,不再有重章,对五言诗的最后定型产生作用。

  4.简答:东汉文人五言诗创作情况

  a.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咏史》,用词质朴。

  b.秦嘉《赠妇诗》三首,是东汉文人抒情五言诗成熟的标志。

  c.《古诗十九首》代表汉代文人五言诗最高成就。

  5.论述:《古诗十九首》思想内容及其艺术成就

  a.内容(人同有之情):离情别绪、人生失意、生命无常、思念浓情

  b.言有尽而意无穷。情感具有普遍性,写得不具体,用比兴手法,产生共鸣,留下想象的可能性。

  c.质朴自然,没有雕饰的痕迹。情感真挚,艺术手法自然天成。

  d.情景交融。白描、比兴、象征

  e.语言浅近而意蕴深厚。多用叠字,精警凝练。

  十六、魏晋诗歌

  1.名词解释:建安风骨、建安诗歌、建安七子(何为建安?风骨所自?有何特点?)

  2.简答:建安诗歌创作情况及其特点

  a.曹操首开风气。(开创了文人“拟乐府”诗歌创作的全盛局面;多用乐府旧题,叙汉末时事,少数自拟新题之作,如《薤露》《蒿里》;启发后人杜甫、白居易;形成了古直悲凉、慷慨沉雄的艺术风格,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纯写自然景物的山水诗。)

  b.曹植:(前期作品:多抒发远大理想和宏伟报负,如《白马篇》,也有对战乱的悲慨与人生的叹息,如《送应氏》;后期多表现壮志未酬,备受压抑的郁愤心情,如《赠白马王彪》;艺术成就:建安诗坛最有成就的人,一是描绘了广阔的社会人生,述志言怀;二是“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披文质”;三是壮大雄健豪放;四是语言华美表现在浓烈的情感与鲜明的声色,在文人有意为诗有所发展;五是注重对称回环之美,律句律联,善于起调,工于发端,警策语振起全诗。)

  c.曹丕:一是对七言诗发展有重大贡献,《燕歌行》二首,逐句押韵;二是语言绮丽工练,抒情深婉细腻,风格便娟婉约、纤丽清新。三是善写游子思妇与抒怀之作,追求悲凉之美。

  d.七子诗歌创作及蔡琰五言《悲愤诗》。

  3.名词解释:正始诗歌(时间,即“正始”;嵇、阮;玄风)

  4.简答:正始诗歌产生的时代背景。

  a.政治时局是影响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的重要因素,使得韬晦曲折,追求人生境界;

  b.玄学思潮对正始士人心态及诗歌创作影响更为重大。人与自然,山水诗思想滥觞。

  c.文学创作出现哲理化倾向。玄言诗滥觞,咏怀诗议论化。

  5.简答:正始时期诗歌创作概况及艺术特色。

  a.阮籍《咏怀》八十二首:一是具有一种意蕴深沉之美,表达人生无常,创造空旷寂寞的意象氛围;二是清逸玄远之美,是庄子式的理想境界;三是用典颇多,语言清丽流畅,善用比兴、象征渲染气氛;四是融哲理、情思与意象,创造抒情组诗的形式,开左、陶先河。

  b.嵇康诗歌虽不如阮,但:一是创造了诗化了的人生境界,如《赠兄秀才入军》;二是诗中作峻切语,表达对世道人心险恶的激愤,抨击社会,如《秋胡行》;三是于四言诗另辟蹊径。

  c.应璩、何晏。

  6、简答/名词解释:太康诗风(士人心态的变化,抛弃建安、正始风格,代之以“缛旨星稠,繁文绮合”)

  a.“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如潘岳《悼亡诗》,婉转凄恻,悲不自胜。

  b.拟古模仿,缺乏现实内容。陆机达到拟古的高峰,拟《古诗十九首》之十二,《短歌行》是曹操的翻版。

  c. 缛旨星稠,繁文绮合,追求文字华美与辞藻华丽,注意排偶,描写细腻。

  7.名词解释:《文赋》

  8.简答:西晋刚健诗风

  a.注重内心真实感情的抒发,形成一种不事雕饰慷慨悲歌的刚健诗风,是建安诗歌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b.左思(西晋诗坛第一人;一是有建功立业、功成身退的阔达胸怀;二是常充满着一种悲愤不平之气,对门阀制度猛烈批评;三是有些诗作又表现了遗世归隐的超脱思想。左思在艺术上继承建安风骨,“文典以怨”“左思风力”;一改班固《咏史》之质木无文,借古人之事,抒个人怀抱。)

  c.刘琨:存诗四首,《扶风歌》《重赠卢谌》,写国家动乱,壮志报国,有刚健雄放之情致。

  9.名词解释/简答:游仙诗(渊源、得名、两种内容、郭璞)

  郭璞《游仙诗》十首

  a.内容:一是“坎壈咏怀,非列仙之趣也”,以隐逸或游仙表达不满。二是写求仙长生,服食采药,创造浪漫的神仙境界。

  b.情采斐然,形象生动,色泽丰富,与玄言诗大异其趣。

  10.名词解释/简答:玄言诗的发展历程

  a.正始时期,嵇康、阮籍已有玄言成分;

  b.西晋玄学家不工诗,故只有少数人以玄言入诗;(广义的玄言诗)

  c.东晋中期玄言诗成熟和高潮期。

  d.东晋末年,玄言成为诗中残余,式微。

  11.简答:玄言诗的思想内容

  a.内容上谈论老庄玄理,也有佛教,抽象玄虚,淡乎寡味,背离艺术原则;

  b.另外就是山水之中谈玄说理,写山水,对山水诗及后世冲淡自然、旷达闲适的诗风多有影响。

  11.论述:陶渊明诗歌

  a.陶渊明:“开千古平淡之宗”(《诗籔》),达到了物我一体、心与道冥的人生境界。

  b.其在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开创了文人诗歌创作的新领域——田园诗。(描绘田园风光、刻画躬耕生活、记录农夫交往,描摹意境,表达心志)

  c.创造了情味极浓的冲淡之美。苏轼之评价,一是源于其心境平和散淡,而在于诗歌语言质朴。《诗品》、元好问评价。

  d.此外,陶还有豪迈之一面,如其《读山海经》写得慷慨激昂、豪情万丈;此外还有悲愤不平之句,也有忍饥受寒之音。

  十七、南北朝诗歌

  1、名词解释:永明文学(p353)、永明体(p354)、宫体诗(注重声律,辞采丽靡轻艳)、徐庾体、北地三才(温子升、刑邵、魏收)、竟陵八友(p354)、元嘉三大家(p346)、吴歌西曲

  2、论述:南北朝诗歌发展流变

  a.刘宋元嘉。

  刘宋时代背景:思想领域玄学不占主要地位;世族文人无权,多感慨;好山水。

  元嘉诗歌变化:情思代替玄理,哲思回到感情;由淡乎寡味到对艺术技巧的追求。

  元嘉诗歌的特点:一是山水题材大量进入诗歌,并不是作为玄思之载体,而是山水为正题,正是奠定了中国山水文学的根基。二是变玄言为抒情,大量拟古、拟《古诗十九首》、拟乐府;三是出现了不同创作个性的追求,“元嘉三大家”;四是对诗歌形式的有意探讨。

  谢灵运山水诗:奠定了中国山水诗写实的雏形。第一,创造了一种山水诗的结构模式,玄言尾巴;第二,在局部景物描写中,通过细腻的观察和把握非常具体的画面,表现出情思韵味,朝情景交融的方向发展;第三,对声、光、色都有生动的描绘,“谢诗如出水芙蓉”;第四,谢灵运山水诗还是初期产物,意境不完整,有佳句无佳篇。

  鲍照:出身寒族、感情浓烈,少宫廷色彩,有慷慨悲凉之气。诗歌内容丰富,乐府诗成就最高。一是对门阀制度抨击,怀才不遇,如《拟行路难》其四;二是写边塞征戍,写戍边艰苦与卫国决心,如《代出自蓟北门行》,写征人思乡不得归,如《拟行路难》十四;三是妇女题材写得细腻绮丽。就其艺术成就而言,南朝诗人中最高。首先乐府抒情浓烈、气势流畅,写自己的遭遇,情感外露、强烈、流畅而节奏急速。其次,其语言注重凝练字句,辞采瑰丽,震撼人心;又吸收民间口语,平易流畅。再次,其对七言诗做出贡献,隔句押韵,自由换韵,节奏铿锵,便于抒情。

  b.齐梁永明。

  永明声律说提出的意义:古体近体过渡,诗律发展必然要求;提供了艺术形式,为唐近体诗奠定基础。

  永明文学的特点:装饰与消闲,闺妇题材,咏物风气,开宫体之先声;诗歌技巧大有提升。

  永明风气之外的谢朓:一是有明确的诗歌思想,追求清新明丽,“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二是其诗情思萧静明散,感情单纯,明朗外露;意象清新明丽,天然韵味,山水,心象,浅暖色调;语言明白流畅,声韵流丽和谐。三是革除山水诗中玄思哲理,情景交融。

  沈约、王融。

  c.梁陈宫体。

  文风有三:一是重功利、主质朴的文学观念,以裴子野为代表;二是尚自然、主风力的诗歌思想,吴均、何逊、阴铿;三是重娱乐、尚轻艳的文学观,为此阶段主潮,代表是宫体诗。

  宫体诗的发展:一是天监八年前,为先导阶段。永明为宫体作准备,孕育了宫体的最初形态;二是天监至大通三年后,萧纲周围文人团体,徐陵《玉台新咏》是宫体诗的高峰;三是宫体尾声,陈后主周围,波及隋唐初年。

  宫体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一是创作上题材处理的娱乐性质。写男女、咏物、游宴、登临;写妇女独寝;写同性恋。二是对写实技巧的追求,宫体从咏物到咏人,刻画细微精致,辞采美丽。三是宫体及尚娱乐、写实的文学思潮是魏晋以来重抒情、非功利文学发展倾向的继续,是文学觉醒的一种表现。

  d.南北、庾信:

  南朝诗歌承魏晋诗风,重艺术特质、重写作技巧、重抒情乃至重娱乐的趋势。

  北朝诗歌直承汉诗之风,重政教、尚写实、崇朴野。

  南北文风交融:庾信、王褒。庾信:前期多绮艳之作,辞藻华丽,用典排偶自然工巧。后期故国之思,情绪深沉,诗风苍凉,如《拟咏怀》二十七首。南北结合,技巧精工,格调苍劲,成为集南北诗歌之大成者,对唐诗的巨大影响。

  南朝民歌清新活泼。多男女之情。首先格调鲜丽明快,再现南方之美,还有女子温柔;语言上多用双关、比喻;形制多五言四句,语短情长,对绝句形成有影响;《西洲曲》成就最高。

  北朝民歌刚健激越。数量虽不及,内容更广阔:游牧、战争、劳动、爱情婚姻。抒情真率直爽,语言质朴有力,格调苍劲豪迈。《敕勒川》《木兰诗》

  3、中国山水文学(山水诗)的演进

  诗骚中的山水成分、纪行赋、曹操、玄言以山水为载体、山水赋、谢灵运、王孟及唐代山水游记、苏轼王安石等、明清小品。

  十九、魏晋南北朝文赋

  1.名词解释:骈文(对偶、用事、辞采、声韵)

  2.建安散文:

  a.内容山不再依附经义,注重抒情;

  b.形式上摆脱引经说教,注重文采,渐求骈俪。

  c.风格上,建安作者有强烈的个性特点。

  d.注意一下三曹的文。

  3.建安辞赋:

  a.自觉创作的作者群,大量创作,相互探讨。

  b.思想自由,题材广泛,反映社会风貌。

  c.抒情性进一步加强。

  d.艺术上,建安赋是汉赋向南北朝骈赋过渡的开端。

  e.王粲《登楼赋》、曹植《洛神赋》:文学自觉的巨大能量、意象精致美丽。

  4.正始散文与辞赋:

  首先,玄风,所以有许多谈玄论文。

  其次,价值更高的是抨击时政与黑暗统治的,阮籍《大人先生传》(描绘虚伪的名教中人,讽刺驳斥,骈散相间,譬喻,辞采)、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平易中见讽刺,比喻中写不屑)。承建安重抒情、重文采、重个性,又有时代内容,是散文在艺术特质上发展的重要一环。

  辞赋:向秀《思旧赋》(对现实的委婉)、阮籍《清思赋》(精神世界的营造)

  5.两晋散文与辞赋:

  散文:潘岳、陆机

  辞赋:

  a.一是小赋为主,但大赋也有复兴;西晋左思《三都》、潘岳《藉田赋》、木华《海赋》;东晋偏安,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

  b.二是题材扩展,感伤赋、刺世赋外,还有山水赋郭璞《江赋》、孙绰《游天台山赋》;

  c.三是语言更加发展,妍丽工整,用典用事,声律运用研究。

  西晋赋坛有左思、潘岳、陆机

  左思《三都赋》(一是内容丰博;二是语言辞藻;三是求实精神)

  潘岳最为突出。大赋有《藉田》《西征》,旁征博引,贯通古今;小赋有《秋兴》《闲居》,语言流利,点染情思;感伤赋最为成功,《悼亡赋》

  陆机:《文赋》,其赋在语言技巧上,善用叠字,景物描写,表现力强。

  愤世嫉俗之赋作:一是针对性强,二是语言激烈尖锐,嬉笑怒骂。

  陶渊明文赋

  6.南北朝文赋

  1.骈文的发展

  a.刘宋是骈文形成期。四特征基本具备,颜延之《陶徵士诔》、鲍照、范晔《登大雷岸与妹书》。

  b.齐梁后是骈文成熟期。写景、理论,孔稚珪《北山移文》、吴均《与宋元思书》、《文心雕龙》

  c.骈文至徐陵、庾信,到达高峰。全篇骈偶,四六隔句增加。庾信《哀江南赋》

  2.南朝骈赋

  a.主流狭小

  b.也有抒情佳作。鲍照《芜城赋》、江淹《恨赋》《别赋》

  c.对唐代律赋有影响。

  3.北朝文

  《洛阳伽蓝记》《水经注》

  4.北朝赋

  a.受两汉魏晋赋影响。不事雕琢,自然流丽,词义贞刚,重乎气质。

  b.由南入北,庾信《哀江南赋》

  二十、魏晋南北朝小说

  1.志人(记述人物言行片段)小说:士大夫言行放荡,清谈品评,人物品评,重仪容、重辞采。

  《世说新语》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现存志人小说的最高成就。

  a.主要记述汉末至东晋的士族阶层的逸闻轶事,玄虚清谈,以晋代为主。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

  b.言行、风貌、人物仪容,推崇士人雅量,推重才情,青睐于机敏对答,反映放达怪诞。

  c.语言精练,简约含蓄,隽永传神,典雅词句,生动口语,符合人物形象,具有哲理性。

  d.笔记小说、小品文的先驱。

  2.志怪(杂谈神仙鬼怪)小说:先秦两汉文学的滋养,魏晋佛教,巫师、方士,神仙鬼怪之说泛滥。

  《搜神记》是志怪小说的代表作品,受《山海经》《穆天子传》影响。

  a.内容:民间传说、史传、早出的志怪书中的材料。如《三王墓》

  b.宣扬鬼神真有,一些神怪故事,反映人民与恶势力斗争的智慧与勇敢。

  c.结构比较完整,描写较为生动,初具短篇小说的规模。如《李寄》语言朴素,叙事生动。

  d.对后世叙事文学的影响。

  补充:

  1.南开名词解释:枚马(作家并称类,出处,先指出各自代表作品,分析其作品的影响)《文心雕龙·诠赋》以“枚马”并称。

  2.南开名词解释:苏李诗(《文选》收录,七首,赠答留别、怀人思归、感伤人生,真伪,当为汉末人所作,梁启超最有说服力)

  3.南开名词解释:元嘉体(诗风,元嘉三大家,见于《沧浪诗话》,山水、抒情、形式)

  4.名词解释:兰亭唱和

  5.南开名词解释:“嵇志清俊,阮旨遥深”

  (《文心·明诗》,再对两人风格进行阐释)

  6.南开名词解释:“骨气奇高,辞采华茂”(《诗品》)

  7.论述:两汉辞赋创作的发展及流变。(定义、分类、作家作品介绍,形成线的概念,进行一定的总结)

  8.论述:曹植对乐府的贡献。(曹植促成这质的飞越,完全从乐府中独立出来,摆脱音乐束缚,扩大了题材,而有保持了汉乐府自然质朴的特点,对汉乐府有所创新。)

  9.论述:陶谢在晋宋诗风变革中的作用。

  魏晋上承汉诗,南朝追求声色,这种转变,始于陶谢之差异。

  陶为魏晋古朴诗风之集大成者,谢灵运另辟蹊径,开一代新风。

  由陶到谢具体而言: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

  10.论述:酒与菊在陶渊明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酒:自由与洒脱的精神状态。

  菊:独立精神与隐逸情怀,隐士形象。

  (对形象进行分析,象征,结合作家的相关作品,一一印证,要求比较高)

  11.论述:齐梁时期文学新变意识的表现。

  永明声律说的兴起。

  文笔之辩的深入。有韵之文,无韵之笔。颜延之肯定“笔”的文学性,分开经典与文笔,从本体上区分文学与非文学。

  不拘常体的呼声。文赋、诗体赋、写景文、骈文,文学集团活动增多,追求个性,要求创新。

  12.南开论述:曹植在五言诗文人化进程中的作用。

  五言诗内容题材的开拓。

  艺术上对抒情的重视。

  对辞采的注重。

  审美风格上的交流融合。

  13.论述: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

  内容上,一是反映现实,二是抒发个人情志。现实主义精神与积极进取精神。

  继承发扬了汉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

  境界比较开阔,自由通脱。

  文学体裁上的丰富。

  14.论述:永明体在诗歌史上的地位。

  (注重永明声律说在诗歌形式上的进步意义)

  15.南开简答:刘勰评论“颜不如鲍、鲍不如谢”你怎么看?

  元嘉三大家的基本情况

  与刘勰的文学观念有关。

  14.南开论述:苏轼评陶“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自然单纯

  日常生活诗化

  情景事理的混融

  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

本文来源:http://www.gpsvo.com/yuedu/121860/

相关阅读
  • 疫情散文随笔范文(通用3篇) 疫情散文随笔范文(通用3篇)
  • 关于节日为题的散文650字【三篇】 关于节日为题的散文650字【三篇】
  • 赞美家乡的散文【六篇】 赞美家乡的散文【六篇】
  • 朱自清短篇散文集合3篇 朱自清短篇散文集合3篇
  • 能让人瞬间就哭的散文【六篇】 能让人瞬间就哭的散文【六篇】
  • 关于散文《最美的遇见》【三篇】 关于散文《最美的遇见》【三篇】
  • 关于适合初中朗诵的散文【六篇】 关于适合初中朗诵的散文【六篇】
  • 关于抗击疫情的优美散文【十二篇】 关于抗击疫情的优美散文【十二篇】
为您推荐
  • 关于春天的优美散文【四篇】
    关于春天的优美散文【四篇】
    随笔,顾名思义:随笔一记,是散文的一个分支,是议论文的一个变体,兼有议论和抒情两种特性,通常篇幅短小,形式多样,作者惯常用各种修辞手法曲折传达自己的见解和情感,
  • 抗击疫情的优美散文十二篇
    抗击疫情的优美散文十二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
  • 描写春天的散文【四篇】
    描写春天的散文【四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
  •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通用3篇)
    写景抒情散文范文(通用3篇)
    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汉族传统诗歌。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通常认为,诗较为适合“言志”,而词则更为适合“抒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写景
  • 关于赞美校长的散文【三篇】
    关于赞美校长的散文【三篇】
    从文体上说,心得体会zd属于散文和议论文范畴。在行文组织上,也应注意结合这两种体裁的要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赞美校长的散文【三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 小学优美散文范文(精选3篇)
    小学优美散文范文(精选3篇)
    散文,汉语词汇,拼音是sǎn wén。一指文采焕发;二指犹行文;三指文体名。随着时代的发展,散文的概念由广义向狭义转变,并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
  • 致自己生日的唯美散文范文三篇
    致自己生日的唯美散文范文三篇
    从文体上说,心得体会zd属于散文和议论文范畴。在行文组织上,也应注意结合这两种体裁的要素。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致自己生日的唯美散文范文三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
  • 有亲情的散文随笔三篇
    有亲情的散文随笔三篇
    文学百科知识大全——涵盖中外文学知识,文学理论与常识,文学流派,文学名著,著名文学奖,诺贝尔文学奖,诗词曲赋,散文随笔,小说,寓言,故事,文学家等。以下是小编整
  • 经典散文欣赏集合17篇
    经典散文欣赏集合17篇
    记得培根曾经说过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看完这句话后,我感慨万千。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经典散文欣赏集合17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
  • 优美散文段落摘抄范文(精选3篇)
    优美散文段落摘抄范文(精选3篇)
    摘抄是指从文刊、文件等资料里阅读的时候,把语言优美,值得品析,值得学习的词语,句子,段落记录到本子上,闲暇时拿出来翻阅。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优美散文段落摘抄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