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话》读书笔记三篇


文章阅读 2022-09-25 09:35:12 文章阅读
[摘要]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

【www.gpsvo.com--文章阅读】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简单来说就是看完书后的感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漫话》读书笔记三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1

  《教育漫话》是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约翰洛克的教育代表作,由作者流亡荷兰期间写给友人谈论其子女的教育问题的几封信整理而成。而正如译者在导读中所写的那样:《教育漫话》看似谈家庭教育,实则描绘了绅士养成的教育蓝图,从儿童的体育、智育、德育、社会教育等方面的100多个问题或主题出发,探讨了一个人格自由、理智健全的人的养成过程问题。

  全书的三部分概述

  第一部分:身体和健康

  全书正文部分的第一句话便是“健全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身体健康对于个人的重要性其实不必赘述,每个人都能接受“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传统又简单的道理。但是洛克所说的健康问题并不是从医学方面出发谈论该如何治疗病体,而是父母在不借助于药物的情况下该如何对没有疾病的身体进行维护和改进。他明确的指出“大多数的儿童,他们的身体都是因为娇生惯养而弄坏的,或者至少是因此而遭受了损害”。而这一观点与现在一些父母对儿童的过度保护或者溺爱是相符合的。对此,洛克提出了诸多建议,我只简单谈论以下几点:

  (1)保暖。既然脸部能够不受遮蔽常年经受风寒,那么身体也可以,因此儿童的冬服不必过于温暖,外出不必戴帽子,使身体养成经受风寒的习惯便可。

  这里的戴帽子问题其实我深有体会,不知从何时起,我每次外出必带帽子,不论风力大小,晴阴如何,甚至哪天不戴帽子出门,晚上我便会产生头痛的反应。这其实就是养成了一种习惯,我依赖于帽子能够替我抵御风寒,自身的抵抗能力便下降了。但是同时,我认为洛克的建议存在一点需要注意的地方,那就是对“过于温暖”的界定,不能抱着锻炼孩子体魄的想法给儿童招致身体物理方面的遗留问题。

  (2)运动和户外活动。洛克主张孩子应该学会游泳,这可让他应付急需,但其实有时候掌握一项技能是利弊共存的,会游泳可能也会给儿童招来危险,重要的是对孩子自身安全问题方面的教育要做到位。另外,为了给予儿童自由,而不让他永远处于别人的监护之下,户外活动是很有必要的。

  (3)饮食和用餐。饮食应该尽量清淡、简单,对孩子胃口的满足应该适可而止,让他们懂得节制。用餐的时间最好不要固定,什么时候饿了就什么时候用餐。这一点其实与我们现在的认识是相违背的,洛克的理由是儿童养成了固定钟点用餐的习惯,到了那个时候他的胃便会等着食物的到来,无法适应特殊情况。但我还是更倾向于让儿童养成固定时间用餐的习惯,这样一方面能够方便、加强父母、老师对儿童的管理,另一方面也能避免养成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的习惯。

  (4)不用药物干预健康,不急于用药、求医。医生的诊疗或者开出的大量的药物会给儿童的心理带来恐惧,并且对于许多疾病在初见症状时服用少量某种消食水是能够得到治疗的,用药过于急切,反而会招致重病。但这里所说的是不干预、不急于,而不是完全否定了求医、用药的手段,毕竟有些时候专业人员的建议更让人放心。

  2、第二部分:心灵的塑造

  “要加倍重视对儿童心灵的塑造,及早进行调教,这将影响他们今后一生的生活。”在这一部分作者谈论了很多问题,前后存在一些交叉或重复论述,导致我在看的时候产生了不少的疑问,这里我也只简单谈论以下几点:

  (1)尽早。从幼儿时期开始就应该对儿童的行为进行约束和管制,而不是因为年龄小就为他们找借口。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缺点会暴露的更多。大自然虽然明智的赋予了父母爱子女的天性,但是如果这种出自天性的情感脱离了理智的严密监视,会很容易变成溺爱。这些道理可能说说简单,但是其中的可行度只有自己成为了父母才能领会。

  (2)渴求和欲望。不否认远大的目标会给人带来前进的动力,但是当一个人的欲望不受约束时,可怕的事情就会随之而来了。因此父母应当及早教儿童学会理智和克制,而不是纵容。毕竟儿童还缺少应有的判断能力,而适当的规范能让他们在未来的成长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性。

  (3)权威,奖励和惩罚。洛克并不反对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使用暴力或者采取惩罚措施,但这必须是在儿童养成执拗的性情时为了防止其更坏的发展而实施的。极度严苛的惩罚在教育上是危害严重的。而父母也必须在儿童心目中树立权威,使他们对自己存在敬畏之心,这种心理在儿童长大后适时变为亲近感。

  但这里我存在一个疑问。洛克提到“不应把他们这种年龄或性情的自然产物解读为顽梗或任性”,对于顽梗或任性,父母应该用暴力或棍棒制止,而对于儿童性情的自然产物,父母只需帮忙改正他们的不良行为,这两种处理方式是截然不同的,那么父母又应该如何判断呢?这其中的评判标准又是什么呢?同样对于老师,应该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制止、纠正,而不同程度的犯错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这又该怎么划分呢?我认为洛克在这些问题里只是给出了自己的理想状况,而没有对实际情况做出明确的谈论。具体的方法也有待父母、老师自己的探索。

  (4)环境的影响。首先同伴的影响要比一切戒律、规矩和教导都大。作为父母,一方面不希望儿童接触到外界的粗俗和邪恶,另一方面又不希望他们对社会上的人情世故一无所知。这种矛盾心理的解决其实也需要依靠之前提到的“判断能力”,即让儿童能意志坚定,熟悉人情,并守护自己的美德。但是我又想说,这样的要求对于成人尚且存在困难,更何况是对于心智未成熟的儿童呢。

  其次榜样的作用。这里的榜样并不只是父母或者老师,虽然这两者是儿童榜样的主要来源,但是榜样的范围应该扩大到一切有权管理儿童或者受到儿童尊重的人身上。如果作为榜样,那么应该保持对儿童的尊重,并对他们的行为进行正确的引导,不在他们面前做出不希望他们做的事,而不是以领导者的姿态傲慢无礼。这是对成人的评判,也要求了父母或者老师要给儿童创造怎样的生活、学习环境。

  学问

  洛克把学问放在最后一部分,他认为学问是最不重要的。但是现在,许多人一提到教育就会认为是教授知识,增加孩子学问的过程。洛克写道:“我不忍想象为了接受心灵的教化,一位年轻绅士要像牲口一样被放入牧群中,遭受鞭子的驱使,好像他要饱受严酷考验以完成各种课程”。现在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并不是否认了读书、写作、做学问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而是不希望仍将它们作为一个人的主要任务,进而成为评判一个人的主要甚至唯一的标准。

  (1)不将学习作为任务。洛克设想学习可以变成儿童的一种游戏和娱乐,而不是把读书看成一种任务。想起我的高中班主任经常说“学习是一件快乐的事情”,虽然我当时始终没有体会到,但是后来一想就觉得如果能够摆脱学习后无数的考核,考核后可能有的责备或纠正,或许每个人都可以是向往学习的。正如喜欢阅读的人其实不在少数,他们将阅读作为自己空闲时间里的一种休闲、放松的方式,但如果让他们为了考试而阅读名著,他们便可能会感到难熬了。

  因此洛克建议永远不要强迫孩子学习或者因为学习的事而斥责他。那么父母或者老师应该怎么做呢?难道要置之不理吗?我想父母或老师应该做的事是引导他们明确自己想要什么,自己树立对自己的要求,正如现在作为大学生,其实很多时候过得辛苦或者轻松都是自己的选择,一定程度上我们获得了自由,摆脱了约束,所做的除了为了学业成绩而进行的学习,更多的是为了成为自己想要的自己而做出的自发的努力。

  (2)母语。作者在这一部分花很多笔墨谈论了学习外语的方法,而在最后强调了掌握好母语的重要性。其实我们也能认识到,现在为止,学习英语除了在考试中取得一个顺眼的成绩,在日常生活中或者就是一个英语的“聋哑人”。洛克将外语和文法学习的应用分为三种类型:一是为了一般的社会交往,而是靠嘴巴和笔杆子为生的人,三是以研究已经消失的语言为荣的人。如果是第一类人,那么没有必要生记硬背那么多的条条框框、一系列规则,通过一两个月与外国人共同的生活可能就能够达到。我们更需要注意的应该是日常与人交流时自己用语的合适与否。既然“在所有的教育中,大部分的时间和努力应该用在对儿童以后要过的生活最重要、最常用的东西上”,那么母语的使用显然是最需要关注、不能舍弃的。

  (3)心智。在做学问的过程中,健全的心智仍然处于重要的位置。因为“对于心智不健全的人,学问只会使他们成为更加愚昧或恶劣的人”。我想,心智不仅可以理解为良好的品德,这是一切的前提,还应该是做事情正确的方式方法,比如获得学问就要追根溯源,批判性的学习,养成做事情按照次序的习惯等。比起获得学问的多少,这些能力应该是更有益的。

  (4)游戏和娱乐活动。一部分人可能会觉得娱乐活动与学问是相对、相抵触的,这大概是因为我们对“娱乐活动”的理解过于狭隘了。洛克说明“娱乐并不意味着游手好闲,也意味着交换一下手头的工作,使疲惫的那部分身体得到放松”。我们要教会孩子区分打发时间的游戏和获得真正乐趣的游戏的区别,这便又回到了之前所讲的自制力和判断力的问题。

  另外,书中的一句话引发了我很久的思考,但是始终不知应该怎么解读它:“教育的最大秘诀在于对身体和心理进行交错训练,使它们成为彼此的娱乐方式”。

  综上

  书中反复出现了以下几个词语:练习/实践、权威、理智、习惯、欲望、羞耻感、荣辱感、节制。这些可能就是洛克真正希望父母或老师通过教育让儿童获得的。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2

  读了《教育漫话》我对英美等发达国家的传统教育思想有所了解。作为教育工作者,可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并且反思我国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教育漫话》开篇就阐述了健康的重要作用,也就是他的体育教育思想。洛克认为“凡是身体精神都健康的人就不必再有什么别的奢望了。身体精神有一方面不健康的人,即使得到了别的种种,也是徒然。”他把健康放在了比其他一切种种都重要的位置上面。洛克提出“身体强健的主要标准在能忍受痛苦”,因此,洛克坚决反对上流社会对儿童的娇生惯养,主张身体锻炼自幼小开始。洛克认为,儿童的衣服不宜过紧,以免束缚身体,影响发育,衣着也不宜过暖,使身体习惯于气候的变化,增强抗寒能力。常用冷水洗脚、洗澡是锻炼身体的好办法,可使衰弱者恢复健康,健康人增强体质。

  读到这里,这又让我想起了自己的孩子。因为从小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老人们的溺爱让他养成了许多坏习惯,尤其让我头疼的是,他很调皮,爱看电视和玩电脑。针对他的这一情况,我首先是减少他看电视和玩电脑的时间,在他感到无聊的时候,再介绍一些有趣的图书给他,当然,一开始是一些纯漫画型的,而且是由他自己挑选。慢慢地,他开始喜欢看书了,自己就主动拿出一些书来看,现在,除了星期天,他基本上不看电视了,而且所看的书也由一开始的漫画向一些知识型的书籍转变了,他还经常把他从书上获得的知识讲给我听呢!

  《教育漫话》的教育思想主流是进步的,是值得今天的我们认真学习的。我相信只要用一颗爱心去工作,再加上教育方法得当,即使是普通的孩子,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教育漫话》读书笔记3

  洛克十分重视早期教育的关键作用。一是因为儿童少小时的可塑性最大。二是因为幼小时的印象“都有极重大极长远的影响”。像水源一样,稍加引导,“便可以把它导入他途,使河流的方向根本改变”。因此,越早教育越要谨慎从事,因为教育上的错误“像配错了药一样”,第一次错了,以后就难补救了。

  小学儿童的可塑性也很大,因此,我们的教育应从养成教育抓起,如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等。书中关于习惯的养成,我觉得很有可迁之处。“儿童不是用规则可以教得好的,规则总是会被他们忘掉的。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需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机会,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机会,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它们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培养成功之后,便用不着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就能发生作用了。不过我在这里有两点要提醒的。第一,你要他们练习某种习惯,最好和颜悦色地去劝导他们,提醒他们,不可疾言厉颜色地去责备他们,好像他们是有意违犯似的。第二,还有应该注意的一件事,就是同时培养的习惯不可太多,否则花样太多,把他们弄得头昏眼花,反而一种都培养不成。要等某一件事情经过经常的练习,变得容易自然,他们做来不必再假回忆之后,你才可以再去培养另外一种习惯。”我觉得我们学校这方面也是这样做的。

  洛克十分注重健康教育,他认为“健康的心智寓于健康的身体”。书中他非常详细的说明和指导了饮食、衣着、睡眠等各个方面,如:多吸新鲜空气,要有充分的运动和睡眠,饮食要清淡……其中也有一些是不合理的,但总的来说,他是为了培养儿童俭朴的生活习惯,注重儿童身体的磨练,来造就强健的体魄。这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认为洛克所说的“大多数儿童的身体都是由娇生惯养弄坏的,或至少由此受到了损害”是有道理的。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大多从小娇生惯养,家长无微不至的照顾着孩子,吃得饱、穿得暖,这一切原本也是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却反而使得现在的孩子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天一冷,就会有很多孩子感冒,生病。我们可以学习《教育漫话》中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培养儿童强健的体魄,让儿童从小就锻炼身体,使他们将来能抵抗天气,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的变化。

  德育在洛克的教育思想中占有根本的地位,“德行是一个人或一个绅士所应具备的首要的也是最必不可少的一种禀赋,一个人如果缺少德行,就决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甚至不可能被自己所接受或容忍”。在洛克看来,德育不仅仅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而是指整个精神品质或人格的塑造,大致说来它包括德行、智慧、教养以及坚忍等各种美德的培养。

  洛克反对溺爱放纵孩子,他认为这是最大的教育失误。当今社会,溺爱放纵孩子这一现象越来越多的存在着。被溺爱的孩子总是哭闹着想要得到某样东西或做某件事,小时侯是糖、玩具,长大后就要的更多了,这时候家长才对孩子的任性感到烦恼。还有许多家长对自己孩子的错误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一再的放纵孩子,等小错变为大错才想要纠正,但为时已晚。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得孩子任性妄为,自己想怎样就怎样,使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有的孩子对于父母的教育完全不放在心上,甚至理直气壮的和父母争吵。过分的溺爱孩子,会使他们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不利于他们在同伴中的交往,进入社会后,人际关系往往比较差。父母应当做到不溺爱放纵孩子,在既严厉又宽松的环境下对儿童进行教育。

  《教育漫话》这本书,给我印象较深的还有榜样的作用,父母的榜样作用,教师的榜样作用,同伴的榜样作用。在学习生活中,教师往往会在无形当中成为孩子学习的对象,尤其在幼儿园,幼儿的模仿学习能力较强,可塑性也较强,教师的榜样作用也就更大了。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当从现在起就不断的自我提高,自我充实,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品德,有智慧,有修养的人。凡事以身作则,这样才能更好的起到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同伴交往中,家长应该正确的引导孩子与品行端正积极向上的孩子交朋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同伴的作用是巨大的。

  读了《教育漫话》,使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认识、了解。我将继续勤奋学习,为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而努力。

本文来源:http://www.gpsvo.com/yuedu/204380/

相关标签:
相关阅读
  • 关于现实表现材料缺点与不足【三篇】 关于现实表现材料缺点与不足【三篇】
  •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小传300八篇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小传300八篇
  • 主题教育经验交流研讨记录11篇 主题教育经验交流研讨记录11篇
  • 学校资助工作整改方案九篇 学校资助工作整改方案九篇
  • 入党个人陈述一分钟(通用4篇) 入党个人陈述一分钟(通用4篇)
  • 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建议【五篇】 对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的意见建议【五篇】
  • 单位推荐意见评职称【3篇】 单位推荐意见评职称【3篇】
  • 党建工作任务清单(通用9篇) 党建工作任务清单(通用9篇)
为您推荐